明明是悲伤的音乐,你却在享受什么?
点击上方脑人言,关注我们
作者:C57
编辑:茄子
一年总有个那么365天,一天总有个24小时,我们会为自己矛盾的行为感到疑惑。
早上,7:00,我们会按掉前一晚定好的闹钟继续睡觉。
上午,9:00,心里不停催促自己努力工作学习的我们,又开始刷起了微博,朋友圈。
中午,12:00,信誓旦旦要减肥的嘴巴,已经吃进去了又一块红烧肉...
你应该会猜测,这些自我矛盾与大脑对这些诱人的奖赏(reward)的抵抗无能有关。
那么,另一些相反的情况下,比如一场悲惨结局的戏剧,一幅风格忧郁的画,或者那些明明是格调悲伤的音乐,又为什么会吸引我们呢?
为什么我们的歌单里,总会有那么几首让我们很喜欢的音乐,格调悲伤,却总会循环播放?为什么不同国家、文化的人群,都流行着悲伤的音乐?我们是沉迷于悲伤的情绪共鸣吗?还是说悲伤的音乐也能带给我们慰藉,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
从悲伤的音乐(sad music)中获得快乐,这多少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这种矛盾(paradox)吸引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等哲学家的注意,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在审美和安全的条件下对负面情绪的体验带来的快感,也就是说欣赏者可以不用自己亲身经历负面事件,只需要关注悲伤音乐中美的一面。
但这些解释多少是缺乏现实基础的,比如,同样是负面的情绪,吓人和恶心的音乐,为什么不能同样的使我们获得快感?
近些年,一些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开始谨慎地参与进这场讨论中。
一些心理学家推测,听悲伤的音乐,有时足以引起体内催乳素(prolactin)的释放。他们认为这种在当人们在经历失落伤痛时会释放并减轻痛楚的激素,参与了悲伤音乐的快感的获得。 但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是由情绪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我们先从悲伤音乐中获得了快感,而快感引起了催乳素的释放。
当然,我们听悲伤音乐也可能是一种主动调节自己情绪的策略。我们可能通过悲伤音乐,去寻求情感联系,追忆过去,或是重新体验某些情境,从中我们可能获得一些安慰。
欣赏悲剧电影时,电影传达出来的人类于存在与困境里展现出来的韧性,能够使我们获得美的体验。而这种依赖电影叙事所传达的美感显然是音乐不具备的。
但也有人认为,在听悲伤的音乐时,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感动。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个体间可以通过表达出悲伤和痛苦,来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支持;悲伤的音乐也会类似的激发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在对他人有着高同情心的个体,更容易被悲伤音乐触动心怀。
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却无法解释悲伤音乐所激发的负面情绪是如何转化为快感,并让我们沉浸享受的。
进化生物学的观点认为,悲伤情绪的适应价值在于可以使个体逐渐从损失的痛苦中恢复,并且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方便他人感知并提供帮助,有助于保持群体的紧密联系。
“模拟理论”这样解释,悲伤的音乐让我们可以模拟自身在悲痛的情境或情绪中,从而体验不同的情境内容。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将来的悲痛情境,还能增强我们的共情能力与技巧。所以在演化中,我们的大脑也可能直接将对悲伤音乐的体验当成了一种奖赏。
在悲伤的情绪中,我们脑内的5-羟色胺(serotonin)和多巴胺(dopamine)神经元活性降低,HPA轴的活动也相应减弱;相应地,在悲伤或哭泣时,催乳素(prolactin)和催产素(oxytocin)神经元的活动会得到提高。催乳素和催产素可以抑制交感神经和HPA轴的活性,影响心血管功能,从而降低压力应激反应,产生镇静,安慰的效应。催乳素在哭泣和照顾后代时的安慰效应以及催产素在信任,支持等正性情感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证实。
而当科学家们尝试在听悲伤音乐与对照音乐的受试者中观察这些指标时,却无奈地发现催乳素和催产素都没有显著的变化。
悲伤音乐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
神经成像研究发现音乐引起的情绪变化和日常情绪变化的神经环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不同研究组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发现,我们在听悲伤音乐时,大脑中的杏仁核(amygdala),海马(hippocampus),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cus),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以及额叶的许多区域都会相对的活动增强。但是,当在这些研究之间比较时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数据是不一致的,甚至是不同的。而且在愉悦音乐的研究中,也会发现杏仁核和海马活动的增强。
可以想象,悲伤音乐引发的情绪变化是从悲伤到愉悦的广谱变化,而当下的神经成像研究却只是简单地从悲伤-开心两方面来比较悲伤音乐的效应,也没有考虑不同人之间情绪表达的个体差异。如果把这些都考虑进去,fMRI研究可能依旧是我们揭示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
许多研究表明,悲伤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愉悦就像美食和性一样,都来自多巴胺系统。PET成像研究揭示了我们在听愉悦的音乐时,大脑内的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包括伏隔核和尾核)活动得到了增强;类似的研究发现,在听悲伤音乐感受到快感时,我们脑内激活的脑区也是纹状体奖赏系统。
目前看来,关于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悲伤的音乐,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解释。但我们是如何从悲伤音乐中获得快感的呢?相关的研究才刚起步,答案正等待我们去揭晓。
参考文献:
【1】Mapping Aesthetic Musical Emotions in the Brain.Wiebke et al.Cerebral Cortex.2012.
【2】The pleasure of unadulterated sadness: experiencing sorrow in fiction, nonfiction, and “in person”.T.R. Goldstein.Psychol Aesthet Creativity Arts.2009
【3】Memorable experiences with sad music – reasons, rea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three types of experiences.T. Eerola et al.PLoS ONE.2016.
【4】Brain correlates of music-evoked emotions.S. Koelsch et al.Nat Rev Neurosci.2014.
【5】A functional MRI study of happy and sad affective states induced by classical music.M.T. Mitterschiffthaler et al.Hum Brain Mapp.2007.
【6】It's sad but I like it: the neural dissociation between musical emotions and liking in experts and laypersons.E. Brattico et al.Front Human Neurosci.2016.
【7】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V.N. Salimpoor et al.Nat Neurosci.2011.
往期推荐
什么是一流的科学研究?—— 千禧年的诺贝尔奖,神经科学大师坎德尔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脑人言的其他平台
新浪微博:脑人言
知识星球:脑人言(ID:46334922)
知乎专栏: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赞助